別被 “零關稅” 騙了!香港買車比內地還貴?真相藏在這些細節里
作者:時間:2025-10-04 11:57:39 9727 次
別被 “零關稅” 騙了!香港買車比內地還貴?真相藏在這些細節里
提到香港買車,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 “肯定便宜”—— 畢竟作為自由港,進口車不用交關稅,這似乎是板上釘釘的 “省錢優勢”。但如果你真這么想,恐怕要被現實潑一盆冷水:在香港,普通家用車的落地價不僅不便宜,甚至比內地還高,只有真正了解背后的門道,才明白為什么香港人買車時總愛精打細算。
先打破一個常見誤區:內地買車看車行標價,基本能估算出最終花費,但香港買車得盯著 “落地價”—— 因為這里有一筆能讓車價翻倍的 “大頭支出”,那就是首次登記稅。這筆稅不是固定比例,而是跟著車價水漲船高,車越貴,稅率越高,算下來往往能占到原車價的一倍甚至更多。
舉個直觀的例子:內地十萬出頭就能拿下的本田飛度,在香港原車價或許接近內地,但加上首次登記稅,落地就得 20 萬左右;再看高端車型,寶馬 X7 在香港的裸車價可能比內地低一些,可算上稅后,落地價能達到 150 多萬,反而比內地同配置車型更貴。也不是所有車都這樣,像法拉利、瑪莎拉蒂這類超跑,因為內地關稅和排量稅本就高昂,即便香港加了首次登記稅,最終落地價還是比內地便宜不少,但這類車畢竟是少數人的選擇,跟普通市民沒太大關系。
正因為首次登記稅太貴,香港的二手車市場才格外火爆 —— 二手車不需要交這筆稅,車價能直接省一半以上。比如一輛開了兩三年的豐田卡羅拉,新車落地要 30 多萬,二手車可能 15 萬就能拿下,性價比瞬間凸顯。所以在香港,80% 的購車者都會優先考慮二手車,甚至很多新手第一次買車,就直接選擇二手代步車,既能滿足需求,又能避免高額稅費。
不過在香港,“買車” 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壓力在 “養車” 上。先看油價,香港的汽油每升要 24 港幣左右,普通小轎車加滿一箱油(按 50 升算),就得花 1200 港幣,相當于內地車主一個月的油費;再看停車費,市區的小區停車月費普遍在 4000 到 6000 港幣,要是臨時停在商場或路邊,每小時就要 30 到 50 港幣,隨便停半天,就能花掉 200 多港幣;就連最基礎的洗車,普通的外部清洗就要 110 港幣一次,要是做個內飾清潔,價格能翻好幾倍。
也難怪現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特斯拉 —— 雖然 Model 3 在香港的落地價比內地貴 20 多萬,但電動車不用加油,每年能省下大筆油費,而且保養成本低,不用頻繁換機油、濾芯,長期算下來反而更劃算。不少香港車主都說,買電動車不是為了 “趕時髦”,而是 “被迫選擇”:畢竟油費和停車費已經占了月支出的一大半,能在保養上省一點,就能減輕不少負擔。
這么看來,香港買車的 “貴”,從來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—— 首次登記稅抬高了購車門檻,高昂的養車成本又讓后續支出壓力山大。也正是這些因素,讓香港的汽車市場形成了獨特的格局:普通家用車以二手為主,新能源車逐漸成為主流,而那些不需要考慮成本的超跑,才真正享受到了 “零關稅” 的紅利。所以下次再聽到 “香港買車便宜” 的說法,不妨多問一句:是裸車價,還是落地價?是買車的錢,還是養車的錢?
文章標題:別被 “零關稅” 騙了!香港買車比內地還貴?真相藏在這些細節里
- 相關文章
- 別被 “零關稅” 騙了!香港買車比內地還貴?真相藏在這些細節里10-04
- 港車入境內地全攻略:兩地牌與 “港車北上” 實測經驗分享10-04
- 清華北大牛津學霸送外賣:他說 “不必在意高考成績”,到底想說什么?10-04
- 高三備考沒到本科線?別慌,先抓牢 “能穩拿的分”10-04
- 珠寶 / 古董 / 資產拍賣資質卡殼?2025最新辦理指南:從選證到拿證,新手一次過10-04
- 成都央企國企招聘突圍!這 13 家 “不卷央國企” 親測競爭小,雙休 + 高福利還穩定10-04
- 商科碩士申請怎么選?從專業分類到難度排序,一篇理清楚思路10-04
- 新國立26fall碩士申請指南:10.1 開放大批專業(附截止時間表),早申穩錄的秘訣在這10-04
- 一年制港碩商科畢業生,聊聊留港與就業的真相10-04
- 港中深 vs 港科廣:中外合辦選校攻略,理科生糾結的點我都幫你捋清了10-04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