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車入境內地全攻略:兩地牌與 “港車北上” 實測經驗分享
作者:時間:2025-10-04 11:56:58 18583 次
港車入境內地全攻略:兩地牌與 “港車北上” 實測經驗分享
后臺攢了不少私信,很多朋友都在問 “在香港買了車,怎么開回大陸用”。網上雖有商家零散解答,但要么說得太籠統,要么藏著隱性信息,新手看了還是一頭霧水。索性趁著空閑,把兩種主流入境方式的實操細節、優劣勢掰開揉碎講清楚,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先明確前提:咱們默認你已經在香港合法持有車輛(比如通過香港本地車行購買,完成了香港的車輛登記、保險等基礎手續),接下來重點聊 “怎么把車開回大陸,以及兩種方式該怎么選”。目前主流的路徑就兩個:一個是大家常聽說的 “兩地牌”,另一個是 2023 年推出的 “港車北上” 政策。這兩種方式的適用人群、便利性、成本差異很大,得結合自己的需求來挑。
一、先搞懂 “兩地牌”:老牌通行方式,適合長期在大陸用
所謂 “兩地牌”,簡單說就是車身上掛兩塊牌 —— 一塊香港本地的車牌,另一塊是大陸的 “粵 Z” 黑底白字車牌(專門給港澳入境車輛用的)。這種牌照不是隨便申請的,早年主要針對在大陸投資的港澳企業,現在申請門檻依然不低,但勝在 “通行自由度高”,適合需要長期在大陸使用香港車的人。
1. 兩地牌的核心優勢:“穩” 和 “活”
長期停留不用頻繁往返:這是最關鍵的一點。兩地牌車輛在大陸停留,只需要每 90 天回香港一次(相當于 “報備激活”),當天往返都可以,不用長時間 “斷用”。比如你平時在深圳工作,周末想開車去廣州、珠海,完全不用糾結 “停留時間到了要還車”,實用性拉滿。
通行口岸靈活,不用繞路:港車北上只能走港珠澳大橋,而兩地牌(粵 Z)能走的口岸多得多 —— 皇崗、深圳灣、蓮塘、沙頭角這幾個常用口岸都能走,而且都是直接連通香港和深圳,不用先繞到珠海再轉道。比如你從香港九龍出發,走深圳灣口岸,半小時就能到深圳市區,比繞港珠澳大橋省不少時間;要是去東莞、惠州,走蓮塘口岸也更順。另外,兩地牌也能走港珠澳大橋,相當于 “多一個選擇”,不怕某個口岸臨時擁堵。
2. 兩地牌的硬傷:成本高、手續麻煩
維護成本不低,還得 “養公司”:現在能申請到的粵 Z 兩地牌,基本都是 “企業名義” 的 —— 也就是說,你得同時有一家香港公司和一家大陸公司(大陸公司通常要求在廣東省內有一定投資額,早年是 100 萬人民幣起,現在政策可能有微調,但門檻沒降多少)。這就意味著,每年除了車輛本身的保險、保養費用,還得給兩家公司做年審、報稅,找代理公司打理的話,一年下來少說也要幾萬塊,長期持有是筆不小的開銷。
司機有 “身份要求”,過關可能要找人幫忙:申請兩地牌時,需要指定一名 “主司機”,而且主司機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(得有香港身份證和回鄉證)。這對大陸朋友來說是個麻煩事 —— 比如你是大陸身份證,平時想自己開車過關,按規定可能需要主司機(香港永居)陪同一起過口岸;就算有些情況能申請 “副司機”,手續也得額外跑,而且每次過關前都要確認司機身份是否符合要求,不像自己的車那樣 “拿鑰匙就走”。(這里補充個小細節:如果主司機不方便陪同,有些朋友會找靠譜的代理幫忙處理過關手續,但一定要找正規渠道,避免踩坑。)
二、再看 “港車北上”:新政福利,適合短期來大陸游玩
“港車北上” 是 2023 年 7 月推出的新政,簡單說就是 “香港單牌車(只有香港車牌),可以通過港珠澳大橋直接開進大陸”。這種方式的門檻低、成本少,但限制也比較多,更適合香港居民短期來大陸探親、旅游、辦事用。
1. 港車北上的最大優勢:“省” 和 “簡”
不用養公司,個人就能申請:這是最吸引的一點。只要你是香港永久居民(或持香港非永居身份證滿 7 年),有回鄉證,名下有香港登記的車輛(車齡通常不超過 10 年),就能以個人名義申請,不用注冊公司、不用搞投資,省了一大筆 “養公司” 的錢。申請流程也能在線上走(比如 “港車北上” 官方小程序),不用跑線下多個部門,對新手友好。
日常使用成本低:除了申請時要辦大陸的交強險(香港的保險在大陸不通用,必須額外買),平時沒有年審、續期的 “公司費用”,保養、加油都按大陸的標準來,比兩地牌的 “雙重成本” 輕很多。
2. 港車北上的限制:身份和時間卡得嚴
僅限香港居民,大陸朋友用不了:這是硬門檻。申請 “港車北上” 的主體必須是香港居民(持回鄉證),大陸身份證持有者哪怕在香港買了車,也沒法通過這個政策把車開回大陸 —— 很多私信問 “我是大陸人,想在香港買車開回深圳” 的朋友,這點要先明確,別白忙活。
停留時間短,還得提前預約:這是另一個關鍵限制。港車北上每次在大陸停留不能超過 30 天,而且每年累計停留不能超過 180 天 —— 也就是說,你沒法長期把車放在大陸用,比如想在大陸待半年,中間必須把車開回香港 “清零”。另外,每次從港珠澳大橋入境前,都要提前在系統上預約,不能像兩地牌那樣 “說走就走”,如果臨時想過關,可能會遇到 “沒名額” 的情況,靈活性差很多。
三、總結:兩種方式怎么選?別只看 “政策紅利”
很多人會問 “港車北上出來后,兩地牌是不是沒用了”,其實不然 —— 這兩種方式根本不是 “替代關系”,而是 “針對不同人群的互補方案”。最后給大家一個簡單的選擇邏輯:
選兩地牌的情況:如果你是大陸人,或者需要長期在大陸(尤其是珠三角)使用香港車(比如商務、日常通勤),能接受每年幾萬塊的維護成本,那兩地牌是更靠譜的選擇 —— 畢竟通行自由、停留時間靈活,不用為了 “30 天期限” 頻繁往返香港。
選港車北上的情況:如果你本身是香港居民,只是偶爾來大陸玩幾天、探個親,不想花心思養公司,那港車北上絕對是性價比之選 —— 花小錢辦大事,不用承擔額外的企業成本,短期用著很方便。
最后提醒一句:不管選哪種方式,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的身份、需求、預算,別被 “香港買車便宜”“兩地牌有面子” 這些說法沖昏頭。比如兩地牌的續期手續、司機身份要求,港車北上的停留時間、口岸限制,都要提前了解清楚,避免申請下來后發現 “用不了” 或者 “成本超出預期”。畢竟買車是大事,后續的通行、維護才是長期要考慮的問題,務實一點總沒錯。
文章標題:港車入境內地全攻略:兩地牌與 “港車北上” 實測經驗分享
- 相關文章
- 港車入境內地全攻略:兩地牌與 “港車北上” 實測經驗分享10-04
- 清華北大牛津學霸送外賣:他說 “不必在意高考成績”,到底想說什么?10-04
- 高三備考沒到本科線?別慌,先抓牢 “能穩拿的分”10-04
- 珠寶 / 古董 / 資產拍賣資質卡殼?2025最新辦理指南:從選證到拿證,新手一次過10-04
- 成都央企國企招聘突圍!這 13 家 “不卷央國企” 親測競爭小,雙休 + 高福利還穩定10-04
- 商科碩士申請怎么選?從專業分類到難度排序,一篇理清楚思路10-04
- 新國立26fall碩士申請指南:10.1 開放大批專業(附截止時間表),早申穩錄的秘訣在這10-04
- 一年制港碩商科畢業生,聊聊留港與就業的真相10-04
- 港中深 vs 港科廣:中外合辦選校攻略,理科生糾結的點我都幫你捋清了10-04
- 26fall DIY留學申請保姆級指南:網申材料準備,一篇幫你理清楚所有細節10-04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