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2026屆本科學費大漲:非本地生年均多繳 2 萬 +,留學成本再添壓力
作者:時間:2025-09-07 12:06:08 2208 次
港大2026屆本科學費大漲:非本地生年均多繳 2 萬 +,留學成本再添壓力
香港留學“學費又漲了?這學真的念得起嗎?” 近期,香港大學公布的 2026 屆學費標準,讓不少計劃赴港求學的家庭心頭一緊。繼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港八大學費將從 2025-2026 學年起連續三年上調、平均年漲幅約 5.5% 后,港大的具體收費方案正式落地,其中非本地本科生的學費漲幅遠超預期,給留學預算再添一層壓力。
從學費明細來看,本地生與非本地生的收費差距進一步拉大。2026 學年,香港本地本科生學費保持穩定,仍為 44500 港幣,與往年持平;但非本地生的學費則被劃分為兩個檔次,STEM 專業學費漲至 24.3 萬港幣,非 STEM 專業學費為 21.8 萬港幣。對比去年的收費標準,非本地生無論選擇哪個專業方向,學費都上漲了 2-2.5 萬港幣,漲幅直接超過 10%,遠超港校整體平均 5.5% 的年漲幅,這樣的上漲幅度讓不少學生和家長直呼 “超出預期”。
除了學費這個 “大頭”,在港大讀書的生活成本同樣不可小覷,尤其是住宿費用。不同于部分內地高校 “包住宿” 的模式,港大并不保證所有學生都能申請到校內宿舍,因此許多學生不得不選擇校外租房。根據港大官網給出的預算參考,即便是住校內宿舍堂或住宿學院,每年的費用也在 17290 至 37940 港幣之間;若選擇校外住宿,成本則更高,每年需要 30000 至 50000 港幣。再加上每年不超過 50000 港幣的生活費,對非本地生家庭來說,一年的留學總開銷至少要在 30 萬港幣以上,若就讀 STEM 專業,僅學費一項就已接近 25 萬港幣,整體經濟壓力可見一斑。
對于計劃申請港大的非本地生而言,此次學費大漲無疑需要重新調整留學規劃。原本就不低的留學成本再次攀升,不僅考驗著家庭的經濟實力,也讓部分學生開始權衡 “赴港留學的性價比”。畢竟,在學費連續上漲的趨勢下,如何平衡教育投入與未來回報,成為了越來越多申請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
文章標題:港大2026屆本科學費大漲:非本地生年均多繳 2 萬 +,留學成本再添壓力
- 相關文章
- 港大2026屆本科學費大漲:非本地生年均多繳 2 萬 +,留學成本再添壓力09-07
- 港大泛商科碩士申請|26fall這些寶藏項目跨專業也能沖,均分要求還更低!09-07
- 央國企求職指南:5大梯隊清單,幫你精準匹配理想崗09-07
- 香港理工大學碩士專業匯總及26fall申請攻略,雙非也能沖的神仙港校09-07
- 香港法學本科申請怎么選?這三所高校的 “門道” 家長必看09-07
- 中考后轉軌國際學校:別讓 “還可以”,毀了孩子的銜接關鍵期09-07
- Alevel脫產讀2年考出 3A * 卻被港校拒收?這屆家長該醒醒了09-07
- 澳門大學碩士專業匯總及26fall申請攻略:學費上漲、競爭加劇,普通家庭這樣突圍09-07
- 央國企校招篩簡歷真相!10 年招人學長扒透 8 大關鍵,別再瞎投了!09-07
- 企業別再心存僥幸!稅務查賬的 20 個 “鐵規矩”,合規才是長久路09-07